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四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四川职业教育学校)

2022-06-29 09:51:59文/

成都航空职业院校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通用飞机维修专业学生正在进行飞机应急维修实训。

四川私立学校

达州职业技术学校招生

大专电子计算机专业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锻造)专业学生参加了中国二中8万吨大型模锻机重大项目的建设。

女孩子可以上技校吗

成都纺织学院服装设计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在为合作企业设计服装样品。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多元化人才、传承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责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政策引导和项目驱动,构建“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训+就业”和“园区+联盟”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2022 4月,我省被国*院评为五个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良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的省份之一。

“专业+行业”

推动产教融合,成为产业转型的“链合器”

职业技术学校招生

一年制的的中专

专业设置接近行业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宏观调控和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全省专业布局,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和契合度,形成“专业人才产业工人”的培养效果。目前,全省已全部设立19个职业教育专业门类,共88个专业门类,760个专业,6856个专业。2022,将新增919个专业点,407个专业点将被淘汰或取消。高职院校“5+1”、“4+6”和“10+3”现代产业专业分别为1041、1524和123个,比上年增长12.6%、14.3%和9.8%;第二产业中等职业专业数增长7%,第三产业下降7%,第一产业基本稳定。专业设置与产业重点的契合度逐年提高,为我省现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建立了专业对接产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专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三对接”理念,校企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制定岗位规范和行业标准,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全省共有257所学校开展了“1+x”证书制度试点。2022,新增“x证书”培训评估人员8.33万人,建立“省级推进办公室-x证书联盟-试点院校”三级运行体系,形成“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本科”三级试点格局。同时,通过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十四五”期间,首批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0门,培育40门,共有116万人选修课程。

B“教学+研发”

促进产教融合,成为技术研发的“催化剂”

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行业和领域的教育。面对“热校冷企”问题,省有关部门通过改革解决,围绕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启动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工程,并通过项目示范,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多部门协作和共同管理。经济、信息、教育、金融、科技等部门共同构建“双激励”模式,安排入选学校和企业分别获得教育基金奖和产业基金奖,激发学校和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该项目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突出技术协同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省财政计划每年投资18亿元,分批建设50个产教融合示范项目。面对现代产业急需的“5+1”重点地区,首批15个省级示范项目获批建设,吸引各类资金23亿元。

这两门学科合作育人。“学、教、研、产”协***育是培养行业急需人才的重要途径。示范工程实施“双学科”建设,确立校企“双学科”地位,推进“人才培养+教学研发”的“双类型”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与企业共建优势特色专业群35个,专业课程160多门,共编双特色教材136本,建设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9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合作研发和技术服务项目457项,获得授权专利555项,实现成果转化90项,转化资金2.4亿元。新增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C“培训+就业”

推动产教融合成为促进就业的“稳定器”

2022年四川高职单招学校

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

标杆“高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对接高端产业和高端产业,支持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建立“招生、培训、就业”联动机制,优先安排学生在合作企业就业。2022,机电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高考成绩超过省本科控制线60分以上;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轻化工两个专业中职毕业生入学率分别为600%和1080%,录取分数分别为506分和501分,入学率为100%。

职中有哪些专业

加强“订单式”培训,开辟学生就业“直通车”。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式”培训,建设产业链专业和开发区学校,推动建立校企联合培训和双重教育长效机制。全省共有159个单位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3个单位获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在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工程建设中,共建了18所工业院校、80个实训基地和15个技术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数万个实验实训岗位,通过订单化、定制化、现代学徒制培养了4420名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培养了一批企业急需的高级技术职称能高素质技术人才。

D“公园+联盟”

推动产教融合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成都铁路职业技工学校好不好

高中毕业 中专

近年来,我省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打造区域职业教育“高原高峰”。建立部省共建的协调推进机制,共同推动成都公园城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成都市设立了1亿元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和5000万元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成立了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雅安、乐山、阿坝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大力推动同城职业教育发展。依托宜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建立以城市为节点、以产业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政府、行政、学校和企业将共同建设学、教、研、产一体化城市试验区,建设“三园”和“四基地”,打造川南经济区产教一体化城市群。

建立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联盟(小组)。已建立95个多机构和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各集团总运营成本达到28.45亿元。集团内校企联合开展职业教育科研项目4194项。校企合作直接经济效益21.15亿元。成立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吸收168名理事会成员,成立19个产业和区域联盟,依托联盟建设“一所三中心”(协同发展研究院、人才培养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职业培训中心),探索和实践“产学研应用”协同发展机制。(云涵图片由四川省教育厅提供)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