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高考人数降到1000万以下,许多考生自愿放弃(高职高考考生号)

2022-06-29 01:44:09文/

2010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播出了《留学,不输!》,以下是该计划的实际记录:

中专是读什么专业的

主持人(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

今天,全国有900多万考生完成了高考。对于如此庞大的人才库,过去只有国内高校会盯着他们看。现在,全世界的高校都在盯着他们看。对于考生来说,过去只有国内的学院和大学可供他们选择。现在,只要你有能力和实力,世界各地的高校都可以供你选择。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留学和移民热潮。

对于学院和大学来说,他们竞争和看重的是人才。对于人才,他们看重什么?

幼师的前景如何

(播放视频)

说明:

今天,在高考的最后一天,全国900多万考生如释重负。

考生:简单。

考生:我很兴奋。我终于解放了。12年后。

解说:世界上最大、最激烈的考试。一家海外媒体也在关注中国的高考。然而,他们可能感觉不到今年中国高考的微妙变化。也就是说,与往年相比,我们的高考似乎越来越平静。

字幕提示:2010年5月28日新闻

同期: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46万人,比去年减少74万人。

说明:共74万人,这是高考考生人数连续第二年大幅下降。应该说,学龄人口的减少是候选人人数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此外,似乎还有一个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即许多候选人主动放弃。

昨天,在北京的一家留学中介机构,记者见到了陕西高三学生田有强。

记者:你知道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吗?

田有强:我知道。我知道这是高考的第二天。

记者:你应该参加高考吗?

田有强:是的,我在国外学习。当我出国时,我首先参加预备课程,然后通过预备课程,然后转到大学在英国学习。

一开始,我觉得在中国很好。当时我很年轻,我担心出国后会没有朋友。但现在没事了。现在我想我出国后可以结交新朋友了。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解说:田有强今年没有参加高考,但通过采访许多来留学中介咨询的家长,我们发现他们的孩子也是今年应该参加高考的考生,甚至有些现在是高中生。他们提前为出国旅行做好了准备。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学费多少

留学机构负责人李平: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许多学生的高考成绩,也都很好。我们遇到了许多学生。事实上,他有机会在中国上一所好学校。这只是他的目标。它可能仍然与中国的这些学校不同,所以他们选择了一些最好的选择。

解说:显然,与以前的情况不同,许多学生不再因为高考失败而***出国留学。许多优等生把出国留学作为首选,并很早就开始准备。在北京,许多知名学校,如全国人大附中、北京第四中学和北京第八中学,甚至都开设了专门的海外班。

马一平(北京第八中学副校长):去年,似乎只有大约10名学生,也许不到10名。

记者:今年的海外毕业班有多少学生?

马一平:我们班有30多名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是优秀学生。

记者:他们出国时应该是一所好学校吗?

马一平: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都有。

塘厦镇职业技术学校

300分的技校学校

说明:根据本班的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有大量素质优秀的学生将出国留学作为首选。它们对国内外任何一所大学都很有吸引力。今年,加拿大大使馆在中国高考前夕举办了一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学生与签证官面对面交流。

[同期]有多少人去过加拿大?不,你要去加拿大吗?杰出的

解说:林爱薇女士是加拿大大使馆商务参赞。昨天记者采访她时,她坦言加拿大欢迎中国高端优秀人才出国留学。

李内伟(加拿大大使馆商务参赞):当然,我们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学生来到加拿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年参加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究所举办的博士会议。

评论:加拿大不是唯一一个采取行动的国家。高考前夕,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驻华国家的签证官也以各种方式对中国学生表示欢迎,并表示他们的签证政策比较宽松,对中国学生很有吸引力。

教育部去年公布了中国留学生人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加了4.95万人,增幅近30%。

解说: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中国留学生106万人,回国人数仅27.5万人,留美青年人才78.5万人,相当于30所北京大学和30所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总数。今天,随着我国高考人数的逐步减少,我国出国留学的子女人数正在大幅度增加。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样的风向标?新高考时代的留学现状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我们应该注意吗?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了中央党校的新明教授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辛教授,刚才短片结尾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高考变得越来越容易,上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因为报考的人越来越少,但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出国读大学。你认为这种涨落意味着什么?

新明(中央党校教授):应该说,这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体现。

主持人:你为什么这么说?

新明:正如你刚才所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只有高考,只有大量的部队来挤压高考的单木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参加全国高考,还可以进入国际大学。更重要的是,我们刚刚看到有很多优秀的学生。当然,优秀的学生想上优秀的大学。

主持人:但现在是这些优秀的学生。许多人认为,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培养如此优秀的学生。转眼间,他们就要出国上大学了。这是我们人才的流失吗?

新明:留学被称为“留学”。出国留学并不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主持人:但刚才我们在短片中看到了一个人物。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输送了100多万名优秀学生,都是拔尖学生。结果,只有275000名学生返回。

新明:这些数据是真实的,但我们应该分析一下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数据。

主持人:你觉得这些数据好不好?

新明:我们过去认为人才是。只要我留在你的位置,在你的位置上有身份、人员和职位,我就能为你服务,充分发挥我的才能。

主持人:请在我身边为我服务。

新明:是的。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越来越看到人才不应该是全部,而是全部。也就是说,只要你真的有一个舞台和平台,愿意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使你在大洋彼岸,你也可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现代科学技术有这样的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我们不应该认为所有留在海外的人才都流失了,也不应该认为只要我们留在海外,我们就不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主持人: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优秀的高考考生比作优秀的商品,那么现在是外国大学在争夺我们最好的商品。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保存这些最好的商品?

新明:我们应该把这分为两个方面。我们也希望培养这些优秀的学生,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我们也可以让国际教育资源来培养我们的优秀学生。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现在是人才,但更准确地说,他们被称为“人才的早期阶段”。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如果他们在这个培训过程中接受国际视野的培训,或者如果他们接受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的培训,他们就能成长为最好的人才。最好的人才不也会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吗?因此,我们不应该考虑是谁培养了这一人才,而应该考虑这一人才将来能为谁服务。

主持人:你站得很高,看得很远,但是对于这些最好的高中生来说,如果他们选择出国留学,这对我们的学院和大学来说是一种损失吗?

新明:应该说,这给了我们高校一种压力和动力。高校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像一些国外一流大学那样吸引一流的高中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许多外国大学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吸引这些高端高中生,包括设立奖学金,这远远高于国内一些大学。即使在国外,政府也把吸引学生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正如我们刚才在短片中看到的,许多外交官把他们的主要工作放在这里。他们想赢得人才,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培养人才的感情,希望人们能留在祖国为他们工作。

主持人:辛教授,你刚才所说的恰恰证明了人才是有国界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做出如此巨大的努力来争夺人才了?

新明:毫无疑问,人才是有国界的。然而,人才有国界,这并不意味着人才培养有国界。我们只需要看到一件事。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多平台供人才展示他们的抱负。我们经常说,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有无限的空间让我们的人才展示他们的雄心壮志。

铁路物联网专业怎么样

主持人:是的。正如辛教授刚才所说,出国留学不是人才流失。即使留学人才在留学后留在当地,也不一定是人才流失。因为辛教授刚才引用了一句话:“不要要求一切,而是要求你需要的。”。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吸引这些人才。我们的计划稍后将继续。

说明:高考前三天,重庆著名学校巴蜀中学高三的一个班空着。因为班上有29名学生通过了托福考试,他们上个月陆续收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深圳,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10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各种“海外班”或“国际班”。据业内人士统计,近两年来,深圳高中申请出国留学的总人数已达2000人,年增长率为10%,其中约1500人成功。高中出国和分享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资源无疑吸引了许多羡慕和自豪的目光。然而,当人们回头看时,他们也很担心。

张荣(移民顾问):当学生经过时,家长会考虑孩子的身份。投资应以家庭为基础。如果父母获得了身份,如果孩子还在学校,他们就可以一起获得身份。它可以解决当时儿童的身份和就业问题。我们收到的案件的来源也可以反映出来,即很大一部分案件来自海外学生的家长。留学热推动了移民热。

说明:留学热潮推动了移民热潮。这两个看似无关的事件密切相关。事实上,新一波移民潮正在发生。根据北京私人出境机构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赴美投资移民EB-5签证申请人数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增加到1000多人。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已成为吸引中国海外移民的主体。

齐立新(北京市民营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从目前的人才结构来看,他们都是大专甚至硕士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学术素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具有至少四年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如果一个技术移民外出,他所拥有的财富基本上超过六位数人民币。作为投资移民或商业移民,他必须拥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人民币的资产要求,这是通行证。

说明:毫无疑问,这些人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离开是对我们人才结构的损失,也是对社会财富的损害。根据加拿大移民局的数据,2009年加拿大投资移民的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约为1000人。

[同期]每一次旅程都将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解说:仅以2009年的初始投资价格40万加元(约合235万元人民币)计算,即使仅以门槛标准计算,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为2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世博会的中国馆。

记者:这些精英移民在寻找什么?

张荣: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关于儿童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它包括生态和自然环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评论:事实上,早在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发布了一份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精英阶层正在严重流失。人才竞争意义重大。本月,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当前及未来人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具体措施。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一再被强调。在这种背景下,一波移民热激起了无数的社会情绪。

齐立新:人才的国际化发展,包括企业家的流动,应该是一个特别正常的现象。如果我们仅仅把中国人才和一些群体视为我们的损失。我想问,每年这么多外商投资企业涌入中国,中国的注资,这么多人珍惜中国的土地,在中国发展,这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辛教授,刚才你说我们的人才最初是由其他国家培养的,这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可以看到,这只是一种现象。其背后是一波移民浪潮,而这一波移民的主体是所谓的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你认为他们的离开或出国是对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损失吗?就像齐先生刚才的回答一样,我想听听你的建议。

新明:事实上,我特别同意他的判断。我们的才能和财富将永远流动。中国的人才可能流向世界,中国的财富可能流向海外。同样,海外财富也会流向中国,海外人才也会流向中国。例如,我最近读了一篇材料。上海浦东有一家高科技企业。它买下了硅谷所有的研究团队。这些团队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但他们在上海浦东工作得很好,也很开心。为什么?他说,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有着展示雄心壮志的良好平台,所以他愿意来中国发展。对于人才和财富,我们不应该总是试图留住和乞求他们。没有必要乞讨,而是要创造一个平台,提供发展机会。当前的中国社会正是有这样的前提和空间的。也就是说,我们刚才所说的,中国社会现在属于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完善,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将越来越有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中国吸引人才。虽然我们有些同志可能会说,我们的条件还不多,脚下的路还可能崎岖不平,抬头看似乎没有前途,但我说,如果看不到未来,至少有无限的可能性。

主持人:但辛教授,正如你刚才所说,我们也在不断吸引外资,但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投资我们。然而,如果我们的人出国移民,门槛很高,往往是数百万或数千万。我们通过努力工作节省了这么多钱,我不否认流动性确实很好,但这是一种方式吗?

新明: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带来数百万元移民,对吗?

主持人:是的。

新明:外国和外国投资可能有几千万或几亿元。

主持人:但是刚才短片中提到了一句话。现在我们先圈出它。失去的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受过良好教育,英语流利,有多少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还有自己六位数的财富。这些人才可以进入国外的门槛。这些核心力量已经离开并获得了外国国籍,这真的不是我们的损失吗?

新明:当然,表面上看,我们的人才似乎出国了,有些人甚至改变了国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承认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我们必须强调,应该从国际角度看待人才。我认为,他们现在之所以选择离开中国,可能是因为他们发现,在中国的发展环境下,他们找不到最好的发展与和平舞台,所以他们出国了。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相信吸引大量人才回国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