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的技术-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反击之路:在“希望的领域”进行科学研究
2022-06-28 04:29:23文/1月8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张申菊教授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科研成果选育与应用获得202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唯一一所获得此类奖项的高职院校。
某高职院校的反击
1月10日,刚刚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原副院长张申菊没有时间回家,直接到学校与同事们分享获奖的喜悦。就在两天前,以张神菊为主要实施者之一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编号:j-201-2-05)的科研成果选育与应用获得202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张申菊代表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典礼。
据了解,此次评选共有285个项目(候选人),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73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张申菊团队所在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唯一获得此类奖项的职业学院,而一些985所知名大学尚未入围。同一天,一些媒体用“985所高校入围,高职院校入围”来形容张申菊团队获奖给职业教育界带来的“震撼”。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和兴表示:“我院已成为中国唯一一所获得此奖项的高职院校,这是为学院师生增光添彩、鼓舞人心的事情。此奖项不仅是科研史上的一次突破,也是未来科研的坚实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反击”?
“10年的不懈奉献,10年的艰难困苦,10年的辛勤工作,10年的成功,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申菊感慨万千。
麦田捕集器
粮食在世界上是安全的,在中国是稳定的。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是“稳定第一要务”。因此,几代河南粮食科学家将科研重点放在“希望之地”。
200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徐伟刚发现张神菊,希望合作研究示范小面积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以张申菊为首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研团队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三河种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开始了为期10年的“校企合作”。
“郑麦7698”是河南省重大科技项目“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的研究成果。作为项目主持人,徐伟刚曾表示:“优质与高产一直是矛盾的,但“正麦7698”解决了优质小麦超高产的问题。”
从品种选择到推广应用,都需要反复进行极其复杂的推广种植试验。
为了推广“郑麦7698”品种的种植,张神菊带领团队在河南商丘、阜阳和安徽亳州进行了近10年的超高产示范试验。“在河南和安徽省,农民分散。如果你想大规模推广,你需要与每个村庄和家庭进行谈判。”为此,张神菊动员了所有当地朋友和他认识的老同学,通过河南三和种业有限公司的营销网络向他们讲解了“正麦7698”的品种优势和特点。
据团队核心成员、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郭振生介绍,自2009年合作以来,张申菊带领团队创造了100亩示范侧、1000亩示范侧和10000亩示范侧的一系列高产记录。特别是1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40.3kg,其中15亩平均亩产756kg,创中国优质强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这为大规模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成就的背后是汗水。”郭振生说。
时霞,2005年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还记得:“当时,我们经常跟着张校长到农民家里普及品种知识。事实上,在继续之前,张校长在课堂上已经多次向我们介绍了新品种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简单地学习课本知识更有趣。”
在郭振生的印象中,张神菊总是出现在田里,无论是秋冬时节小麦刚刚埋在土里,还是热浪滚滚的小麦收获季节。
在队员们眼中,张申菊对小麦情有独钟,成为麦田的“接球手”。
育种也培养人
作为张申菊的硕士生,郭振生从讲师一路晋升为教授和系主任。“他和他的老师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张申菊表示,团队的科研成果得益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多年的科研积累。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
商丘农业学校是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创办的一所古老的职业院校,前身为1975年创办的商丘农业学院。2007年10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6月,学校通过国家示范大学项目建设验收,成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招牌”的重点建设专业均为农业相关专业,即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
“教学和科研都有其连续性。起初,小麦和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是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主组建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团队为基础进行的。后来,土壤肥料和作物栽培整合了n等省部级精品课程教学科研团队资源。同时,拓展了校企合作的新平台,形成了以创造高产小麦为核心,教学、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的团队合作体系机制。”张申菊介绍。
农业高职教育的教学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具有职业针对性强、工艺性强、季节性和区域性明显、对教学条件要求高等特点。因此,许多种植专业的实际项目不能简单地在实验室模拟,必须结合农业科研和种植实践来完成。
张申菊介绍,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组长,系内相关专业的教师担任成员。针对项目重点成立了多个研究团队,由2-3名专业教师组成,以科研促进教学团队建设。“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团队活动,科学研究团队不是人的简单组合。它需要其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产生聚合效应。”张申菊认为,科研不仅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而且使青年教师能够通过科研实践快速成长,提高教学能力。同时,通过科研团队,知识分子克服了彼此的局限性。在研究过程中,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不仅扩大了团队成员的知识面,也拓展了团队的研究领域和合作平台。据统计,自“校企部”合作以来,团队中已有5名教师晋升为教授,1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团队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
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招生
不同专业的学生也会根据他们的专业方向参与该项目。例如,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小麦大面积超高产栽培,植保专业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在实践中,同学们提高了理论素养,锻炼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张申菊说。
校企课程不应短缺
计算机比较简单的专业是什么
在推广“郑麦7698”超高产栽培技术方面,除得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的支持外,河南三河种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积极配合。
谈到三方合作的结果,三和种业董事长赵宏贤最有发言权。赵洪贤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正麦7698”品种已在河南商丘及周边安徽省推广1000多万亩,“我公司负责良种选育和大规模推广,大学科研团队负责技术跟踪服务。多年来,小麦超高产栽培合作成功率达到100%,试验区产量从未下降。”据赵洪贤估计,在推广的地块中,每亩平均收入比以前增加了150多元,直接受益者是老百姓。“在种植技术推广方面,一是建立合理的人口结构,二是合理施肥,既能有效提高产量,又能节约种植成本。”
中专是什么的
赵洪贤表示,“有了好的品种,没有后续的推广和技术跟踪服务,就无法实现从科研到生产的转变。”
赵洪贤表示,与张申菊团队十多年的密切合作,源于张申菊领导团队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精神。“例如,当天气变化时,张总会立即组织一个团队到现场进行指导。如果出现病虫害,他们会采取有效的处方,并利用科学研究来保护产品。这是企业所缺乏的。”
达州是职业技术学校
赵洪贤回忆说,在安徽省泰和县“郑麦7698”超高产试验示范期间,在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一季收获期间,以及从商丘到泰和的一季收获期间,团队成员参观了10多次。“努力工作会有回报”。让团队重新振作起来的是,他们创造了当年泰和县每平方米1000亩小麦的最高产量纪录,这在泰和县农业部门引起了巨大反响。
“科研成果的关键是转化。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不能幸免。”张申菊说。
对于下一步的科研工作,张申菊表示,科研没有尽头。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投资超高产栽培,示范推广“郑麦1860”、“中麦578”等一批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记者谢燕华)
最新文章
习水中专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怎么样
遵义卫校公办卫生管理专业如何「遵义公共卫生管理专科学校」
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好不好_遵义重美职业技术学校旅游酒店专业怎么样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热门专业_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怎么样
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如何「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
遵义卫校临床医学专业好不好「遵义卫生学校是职高还是中专」
遵义博导网络职业技术学校电子通讯技术专业怎么样「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_「仁怀中专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质量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