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校资讯

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在哪里?-职业学校在哪里

2022-06-27 18:12:42文/

男生读什么技校好呢

2011年7月3日,首届沈阳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展览会在沈阳市劳动园区举行。张文奎/首席财务官

四川职业中学怎么样

南充中等专业学校

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两年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最近,来自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的信息令人振奋。然而,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依然严重。虽然许多大学生担心找工作,但高职院校很难招收学生以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到底为什么?

现状:职业教育招生是一场“战斗”

中等职业及以上教师资格证

今年,北京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和3+2专科高职院校等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为3.1万人,但实际招生人数仅为1.8万人,完成招生计划的不到60%。 可以想象,招生是一场如此艰难的战斗。全国大多数职业学院也是如此。为了招生,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不断调整。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首所“零学费”职业学校引起媒体关注。石家庄蓝天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免学费、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后边工作边学习。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承担70%的学费,学校附属团体承担20%,国家相关补贴政策承担10%的学费。此外,学生还可以享受国家对中职学生每年1500元的资助。 为了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学费的“价格战”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北京市已对农业专业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等六类学生免收学费。自2009年以来,上海对来自农村和海岛家庭的儿童以及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政策,让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 一方面,它是免费学习的,另一方面,它是花钱招收学生的。招收中职学生从学校“拿回扣”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社会上甚至有专门招收学生的“团队”。据“招生”负责人介绍,工作方式是联系一些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无论哪所学校的学费高,它都会推荐毕业生去哪所学校,以及“团购价格”。 虽然各地都有相关规定禁止招生“返利”现象,但仍然是禁止的。许多大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希望从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偏远农村地区招收学生,但他们也遇到了“地方保护”。湖北省汉口市一所中专学校在某个地方招生,在当地电视台投放招收广告,第一次播出后就被“叫停”。

矛盾:职业教育离青年人的梦想有多远?

“你想让你的孩子上职业学校吗?”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虽然就业率很高,虽然每个人周围的职业学校都有很多成功的生活案例,虽然汽车等行业急需技术工人,但中职学生的起薪甚至超过了普通白领。然而,在许多家长和学生中,职业学校的排名仍然很低。 北京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不仅招生难,而且一些没有报到的学生转而复读或尝试进入普通高中。 随着适龄人口总数的减少和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越来越好。2011年,全国高校平均招生率比2010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达到72.3%。尽管全社会都知道大学生就业难,但没有任何年轻人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停止。 “找工作很容易,但薪水肯定比不上本科生。”一位主修旅游的职业学校学生说。 据统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式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约为2000元。在中国,2011年硕士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薪为4160元,本科生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薪为2514元,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平均签约月薪为2077元。 除工资外,社会评价的“地位”总体上也存在差距。虽然一些孩子适合动手工作,喜欢动手学习技术,但在社会大多数人看来,他们仍然“学习不好就上不了中等职业学校”。 虽然教育部副部长陆欣多次强调“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廉价劳动力”,但起薪低,评价低,下班后没有明确的改进空间和渠道。有多少年轻人会将这一选择视为梦想?

调查: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瓶颈”

四川省职高有哪些专业

四川省中等专业学校

国家教育指导小组最近发布了《国家教育指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本报告以2005年至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全国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并向各省教育部门、企业、教师、学生和家长发放了32万份抽样调查问卷,2009年在自治区、直辖市和8个省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肯定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瓶颈”。 “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人事、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支付实习学生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在大部分地区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据抽样调查,86.6%的中等职业学校表示政府对就业准入监管不严,65.6%的企业表示政府没有对企业实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全国27个省尚未制定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分配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适应性还不强。调查显示,50%的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实际情况脱节,6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需要改进;农林、土木水利工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等专业的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弱。 升学条件跟不上规模发展的需要。2009年,全国140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中,只有148所符合标准要求;70%以上的学校专职教师比例和学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不达标。实地调研表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老化严重,实训基地建设极为薄弱,尤其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匮乏。除了师资严重短缺外,实践指导能力仍难以提高。59.6%的教师表示,他们在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满足国家每两年两个月的要求;76.2%的教育主管表示,培训本地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在企业实习的机会。 虽然所有学校都强调校企合作,但工业企业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中的参与仍然不够,学校和企业的责任和权利都缺乏制度保障。据抽样调查,只有17.5%的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发培训材料,67.4%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文件,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参与者的权利和责任,推动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 (本报记者李玉兰)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