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职高学校有哪些](https://www.jdidi.cn/uploads/allimg/200404/0010335207_0.jpg)
今年1月9日,本报以《重病绊住女博士:我想顺利毕业》为题,报道自贡籍女博士身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让她命悬1线。现在已过去近4个月。![成都市职高名单](https://tu.058ss.cn/2022/04-27/cd1d2e1791d404c50e64f14fe25b2e94.jpg)
唐洁,这位来自自贡的中国科技大学遗传学专业博士。这个6月本是她的博士毕业季,答辩、授学位、与同窗告别才是该有的节奏。而因患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她不得不申请休学1年。现在躺在病床上,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比唐洁大两岁的姐姐谢欢,是1个3岁女孩儿的妈妈。但目前,没有比姐姐更重要的身份唐洁的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姐姐是供体。两人已做了移植前查体,估计下周手术。脆弱的病人
吃个梨要烫3次 微波炉消毒餐具
昨日下午2点,在川大华西医院上锦院区15楼的病房外,谢欢纯熟地戴上口罩,快速用消毒液洗手后,进入妹妹的病房。对她而言,这个动作已变成1种条件反射:为了避免妹妹被感染,进入病房必须先消毒。
层流室消费太高,医生在唐洁的单人病房设置了个简朴的层流床。床附近套上1层透明罩子,唐洁待在里面,空气循环消毒,不可开空调、风扇。天气闷热,妈妈和姐姐轮流给唐洁扇扇子:只能人工才能掌握好度,既不可被热到,也不可被风吹感冒。
想读航空地勤
身高1米65的唐洁本来110多斤,自1月份诊断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至今,瘦到只能80斤。连单薄的妈妈都可以将她1把抱起。为了照顾唐洁,妈妈和谢欢在医院对面租了套2的房子,天天为唐洁做1日3餐。她们想节省,却必须奢侈由于怕感染,唐洁对食物的要求很高,她们没法跟人合租共用锅碗瓢盆。每1餐饭,除了保证菜和肉是新颖的,餐具都要提早放到微波炉消毒,装上饭菜后再消毒1次。
也许是由于肺部感染的缘故,住院后唐洁特殊爱吃梨。她吃到嘴里的每1口梨,都要经过“复杂的工序”。谢欢将梨子烫过后削皮,削皮后再烫,切块,切块后再烫1次,最后才能用消毒过的餐具让她把梨子送进口。
没有造血功能的病人最怕出血。就在几天前,唐洁大咯血,医生倾力抢救才将她从鬼关门拉回来。谢欢和妈妈轮流守在床边,不敢离开。
乐观的女博士
成都学幼师有前途吗
想把经历写成《吸血鬼日记》
身体越来越脆弱,唐洁的心却照旧很强盛。每隔3天她要输1次血小板,每周要输1次红细胞,她开玩笑称本人是“吸血鬼”。有时候跟姐姐聊着天,她会忽然说,“姐,我感觉身体不太对劲。”谢欢问她怎么了,她就笑着回答:“似乎又该吸血了。”
去年11月18日,唐洁因急性黄疸肝炎住进安徽医大附1院。当时她觉得是本人平常太拼了,生病是老天在放假,让她休息几天。出院后回自贡老家休养,又因血小板极少,白细胞极低入住自贡1医院,今年1月8日,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此输血变成家常便饭。
在病床上,唐洁仍旧坚持着记录的习惯。她让家人带来电脑,1边修改博士论文,1边记录治疗进度和个人感悟。她还想把经历写成1本书,名字都想好了,叫《吸血鬼日记》。
唐洁的专业是遗传学,博士论文环绕生殖范畴和女性不孕不育。她本来方案申请美国1所大学读博士后,希望通过专业知识协助别人。目前想法变了,她希望可以更多关注再生障碍性贫血领域,1方面是科研,另1方面希望病好后能通过努力成立1个基金,“很多的赞助都是针对白血病的,再障其实消费也很大。”
唐洁有医学底子,也清晰病情,这让主治医生不避讳和她直接聊治疗方案。“她是在肝炎后患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死亡率很高,我看着她1次又1次闯过鬼门关,从没放弃过,非常刚强!”唐洁的主治医生,血液科刘芳博士这样评价她。
被宠爱的妹妹
姐姐辞掉工作照顾她
细心比较,唐洁跟姐姐长得很像。两人都是大眼睛,高鼻梁,即便剪了短发,戴着口罩,唐洁也能让人1眼看出是个美女。她和谢欢是亲姐妹,只是1个跟父亲姓,1个跟妈妈姓。
谢欢是攀枝花1家医院的护士护理,2个月前为照顾妹妹辞职。她还有个3岁的女儿,目前只能让孩子的爸爸既当爹又当妈。谢欢说,家在农村,从小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家长操劳挣钱,妹妹基本都是她带大的。唐洁从小成绩好,为供她读大学,姐姐读了卫校,早早工作。妹妹也不负众望,大2之后就没有向家里要过学费,通过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处理。在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至中国科技大学硕博连读。
#p#分页标题#e#
命运对这个家庭多少有些不公。几年前,唐洁的父亲患直肠癌做了手术,至今身体仍有影响,母亲也有美尼尔氏综合症。唐洁的病情更是让1家人债台高筑。同时,唐洁又特殊受“眷顾”。自她生病后,已有四5十人为她捐献血小板和全血,甚至医务人员也亲自上阵,学校、亲朋挚友,本地民政部门、慈善总会也纷纷提供协助。
初三毕业就读什么好
50万元手术费
急需社会伸援手
谢欢粗略算了下,妹妹生病以来已经花了70多万,其中6万多还欠着医院,移植手术至少还需要预备50万。唐洁参加的保险1年最多报30万,目前已用掉16万,要凑够50万,任务还很艰巨。但对唐洁而言,手术却不可拖。
刘芳博士说,唐洁伴有严峻并发症,肺部严峻感染出现大量霉菌球,霉菌球会侵蚀大血管引起大咯血,“每1次大咯血都可能要了她的命。”刘芳说,唐洁和姐姐的配型只是半相合,但在骨髓库也没有全相合,而且还要联络供体,说服对方,会消费大量时间,“目前对唐洁而言抓住移植时机比等更好的配型结果更重要。”刘芳坦言,这次手术对她和唐洁都是宏大的挑战,但必须尝试。现在正在为她们检查身体,做术前预备,估计下周手术。对话唐洁除了刚强我没有别的选择
由于要防止感染,记者无法进入病房与唐洁交谈。但隔着窗户,华西都市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与唐洁通过电话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唐洁语速很慢,每说几句就要喝1次水。
华西都市报:你知道姐姐要为你捐献骨髓吗?你是怎么对待的?
唐洁:昨天姐姐跟我说上午不可来医院陪我,我就知道她是去做术前检查了,之前医生也跟我沟通过。我相信科学,希望移植不会对姐姐的身体形成影响。
华西都市报:生病后你觉得本人的心态跟以前比有转变吗?
航空专业词汇
唐洁:我读研的时候太拼了,晚上常常熬夜,习惯了紧张生活,目前觉得为了做实验、做科研,我是在透支本人的生命。每个人都该爱护本人的身体。
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技术
华西都市报:住院期间,什么让你最受触动?
唐洁:在这里我看到很多生死,相邻病房可能不断有人“走了”。之前有1个70岁的白血病老人,常常在走廊和病房门口唱歌,那段时间正是我最烦燥、郁闷的时候,听到歌声,我就想人家这么大岁数得了白血病还这么乐观,我凭什么这么消极。
华西都市报:听你姐姐讲,你目前没有谈恋爱,对于爱情,有什么样的向往?
唐洁:大学和研究生阶段,都有不少人(追求),但是我当时考虑得很现实,会想我们不是1个地方的,毕业后可能去不同的国家进修……目前觉得人生其实很简朴,希望另1半能跟我并肩走,了解我,支持我做的事情。
华西都市报:你知道有很多的人在帮你吗?你1定要挺住。
唐洁:嗯,我比很多的人幸运,很多的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人都在帮我。刚开端我难受过,但渐渐接受了现实,目前很淡定。前几天大咯血,我看着医生拿着箱子过来脚步匆匆,我本人却非常淡定,除了刚强,我没有别的选择。假如我能好,希望以后也有机会协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