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人才“组合拳” 助推职教新发展——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2022-04-29 19:03:26文/
北京中专职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引才、育才、用才、励才、留才等关键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制定“任务书”,打出“组合拳”,在推进人事改革、优化人才引进、强化人才培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为学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技校学高铁男生
成都的职业中学
计算机类的书籍
一是远近并举,主动谋划,攻克人才队伍统筹关。学院围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考核管理、绩效激励等方面,先后出台《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实施办法》、《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实施办法》、《年薪制人员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依托,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优化人才管理和评价方式,将人才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近者说,“十三五”已圆满收官;远者来,“十四五”全面擘画,到2025年底,力争全职教师中博士达到80人以上,力争国家级名师达到3人以上、省级名师达到20人以上,高水平兼职教师达到500人以上,人才队伍统筹继往开来。
大学专业航空航天
哪些学校是职高
二是刚柔并济,主动作为,拓宽人才队伍渠道关。学院健全多元引才机制,织密立体化引才网络,加大人才政策推介宣传力度,快速引进学科急需紧缺的海内外高端智力,坚持常态化引进博士,鼓励其他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高层次人才、行业技能大师以柔性方式在学院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引进人才的联系服务和跟班学习制度,提高引进人才的带动和影响效果。截至2020年,柔性引进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等高层次人才30名,全职引进博士7人。同时,建强兼职师资人才队伍,加大在职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向兼职兼酬力度,大力引进各类非遗传承人来校建设大师工作室,通过实施战略先导专项,对重点项目实施滚动资助,广泛吸引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人才队伍渠道广开门路。
成都职高高铁
三是素能并重,主动出击,把牢人才队伍建设关。学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统一领导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始终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人才计划推选、评奖评优、考核续聘等关键环节做到师德考察把关全覆盖。重视人才思想政治理论培养,严格落实《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制度》等文件,编制年度教师政治学习计划,开展“鼎兴大讲堂”等相关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系列专题培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术交流,为人才发展注入活力,营造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形成人才广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乐其业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人才队伍建设内外兼修。
四是软硬并行,主动服务,优化人才队伍发展关。学院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密集开展校内外调研,先后召开年度全院人才工作推进会、职能部门人才工作研讨会、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等专题会议,推进定编定岗定责全员聘任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师资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作用,完善对各类人才的考核权重及评价标准分类分层分级设计,鼓励学院创新人才管理政策,基本形成了“三层六维度”的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和“三标三递进”的教师个体发展标准。探索高层次人才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制度改革,坚持向教育教学一线、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业绩突出人员倾斜。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积极为人才办理高标准安家费发放、年薪制待遇选择、免费周转房提供,协调解决人才配偶就近安置、子女择校入学等事项,解决人才在经济、政治待遇等事宜上遇到的难题,人才队伍发展高效高质。
五是引培并用,主动培养,建构人才队伍培育关。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培养锻炼,坚持实行新入职教师人生导师制度;坚持实施鼎兴英才培养“双百计划”,建立100人的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和114人的名师后备人才队伍;持续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14名青年教师博士在读;加大实施名师团队建设,已建成省级专家工作室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市级专家工作室2个,培养全国职教名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2名,四川省名辅导员1名,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级学术带头人(后备)2名,47人入选省、市级各类专家库。2020年,学院教师共获得16个国、省级教学类竞赛奖项,荣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人才队伍培育九转功成。
学院秉承人才强校理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坚持德才兼备用人导向,不断集聚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创新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了“敬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的良性效应和制度优势。
最新文章
2022第二届全国蜀学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
北京市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特别教育高质量发展——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学院:强化“五项”措施,不断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多措并举做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工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
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时间——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三全”并举,抓好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

热门文章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948号建议的答复——《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834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2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
西华大学博士点建设——院士领衔,西华大学新成立一中心一基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078号(教育事业类4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曝光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读后感)
教师队伍发生格局性变化: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1144.2万人次——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人数
教育部:“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今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8.4万余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