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西南交通大学:“绿智”育人助力“双碳”人才培养

2022-11-24 00:54:54文/

11月7日下午1点,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申开红和他的团队伙伴一起,携带镰刀、锄头、全站仪,前往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片荒地,除净杂草,勘测地形。未来3个月,这里将搭建起国内首个“绿色建材DEMO工厂”。

重庆电子商务专科学校

“绿色建材DEMO工厂”是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绿智融创”团队瞄准“双碳”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建设项目。围绕双碳科学、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等板块,学院将开展学生参观、实习、生产实训,并为校内科研人员提供绿色建材的初试与中试平台。

重庆大学艺术生2020年招生简章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双碳”人才?西南交通大学“绿智融创”团队下足了功夫。

雅安初中有哪些学校

开展“绿智”创新实践活动 打通理论与实践壁垒

“绿智”即绿色、智能,是土木工程学院为满足行业“双碳”工作中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新需求,而细化出的能力培养目标。2022年初,学院组建了一支集高校教授、企业高管、技术骨干为一体的“绿智融创”导师团队。

四川旅游学院自考学费多少

为了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经验的转化,“绿智融创”团队为学生提供了“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绿智融合”三类定向专题的个性化实验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力求培养学生的“双碳“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混凝土为例,作为全球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其每年的碳排放量高达数十亿吨。但鉴于客观的市场需求,减少其使用量并不是最优减排路径。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借助SRTP项目,指导老师张锐试图带领学生团队研发一种更安全、更环保的新型混凝土材料。从材料选型,到配合比的确定、添加剂的确定,历经百余次的失败、再试验,团队在过程中逐渐明晰方向,最终成功突破技术壁垒,了解独家界面改进有机增韧纤维等三项核心技术,实现了混凝土材料的高韧性、长寿命。

通过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将普通钢筋替换为玄武岩复合筋,可实现一年减少8.9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0公顷森林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此外,团队攻克了增韧材料由日本公司了解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卡脖子技术的国产化,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目前,团队学生已获得10项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团队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材料“韧我行”解决了市场中普通混凝土易脆断的痛点,且具有显著的环保低碳优势。为了将产品投入建材市场,学生团队成立了“成都韧材科技有限公司”,由申开红担任公司法人。公司对接地方和企业低碳发展与转型需求,目前已与多家企业签约订单,累计超过370万元,实现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链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大。”团队成员王弋伟说,除了牢固树立“绿色、智能”思维,还能参与“实战”,了解到前沿的信息和政策,“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上迈出了很大一步。”

搭建培育平台  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

今年8月,“韧我行”学生团队参加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捧回了省赛金奖。得到省赛肯定后,同学们与指导教师集思广益,协同创新,在经历数次方案整改后,团队成功跻身全国总决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角逐金奖。

四川师范类的专科学校

除此之外,同学们在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国际大学生混凝土龙舟邀请赛上也屡获大奖,“低碳”“绿色”“智能”是这些亮眼成绩的关键词。“以赛代训,以训促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双碳’意识的一种创新方式”,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嵘总结摘要到。

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学院对平台建设的支持。目前,土木工程学院构建了由13个“国家实践教学平台、高水平科研实验平台、行业创新示范基地”及38个实习基地为共同支撑的“协同育人创新体系”,初步实现了科教融合、校企协同与创新培育在资源、要素、路径上的有机衔接。

江西理工哪个专业比较强

此外,“绿智融创”团队与成都城投城建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到企业参加实训活动,了解企业的绿色发展需求,这为我们寻找科研课题提供了一个窗口。”土木方向学生孙婧雯说。借力校企合作,同学们能在实训过程中,研发绿色科技成果,最大限度适配市场,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转型。

2022年,学院入选四川省发改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用于绿色、智能方向创新创业相关平台建设和活动开展。重点工作之一便是打造“绿色建材DEMO工厂”,为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提供项目孵化基地,培育学生优质竞赛项目,深化产教融合。

“未来,我们会坚定不移落实新时代‘双碳’人才培养战略任务,推进‘双碳’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双碳’领域科教产教联动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生动的‘交大实践’。”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崔凯介绍。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