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职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499号建议的答复——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354号建议的答复

2022-10-02 12:34:40文/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加强社会治理中人文素养导向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教育部业务部分答复如下: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453号建议的答复

  我国中小编教育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均衡设置课程,把人文素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第一,各学段贯通设置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教育为主的课程,确保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中小编教育的全过程。其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道德修养内容,以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等健全人格培育要求;语文课程注重选择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感受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认识生命价值;历史课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发展史,还包括文化史、思想史,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艺术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丰富审美体验,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第二,在其他课程中有机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如科学课程要求教育学生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再如,体育与健康课程融入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诚信自律等体育品德方面的内容要求。

  在高等教育方面,2022年3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2022年,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已认定清华大学“职业伦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人文与实践”等课程为思政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认定吉林大学“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安徽大学“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等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推动全国高校人文素养相关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学校

天津市脱贫攻坚战

教育部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934号建议的答复

2022年8月7日

成都东星航空职业学校官网

四川省铁路技工学校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009号建议的答复》

内江职业技术学校好不好

成都3年大专卫校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分数:
  • 电话:
  • QQ/微信:
  • 地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