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国内首款非脉冲弥雾机,成职院这个学生创业团队有点“牛”
2022-05-02 23:34:53文/“那一刻我看见爸爸妈妈由衷地笑了。”2021年9月初,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李金龙带着他所在的创业团队研发的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在自家果园试飞时,顺利完成了相当于20个人工量的果树植保作业。“父母的不认同终于变成了肯定,我心底说不出的满足与自豪。”李金龙感叹。
一年多以来,李金龙所在的这个由成都职业技术学院12个大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秉持着助力农业发展的初心,一直致力于植保弥雾机的改进研发。几经突破,他们创新了三大核心技术,改进了传统脉冲弥雾机的几大缺陷,研发出国内首款非脉冲弥雾机。目前,这款弥雾机已经投入市场,产生了100余万元的销售额,意向订单还在不断增加。通过这一项目,团队还成功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著和3个商标。
团队负责人大三学生刘畅自信地告诉记者:“我们会持续致力于弥雾机的研发创新,未来我们要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弥雾机服务商,联合各大职业院校,成立产业研究院,把科技力量推广到更远的山区,助力乡村振兴和科技农业发展。”那么,是什么让这群年轻学生走到一起,选择这个助农创业项目?他们研发、创业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创新创业实践又为这些学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秉持建设家乡果园的初心,创意就此萌发
2020年李金龙从空军某部队退伍复学,他说:“在部队我的使命是保家卫国,在学校除了好好学习,我还想做些别的有意义的事情。”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创新创业宣传海报、创业街的热闹非凡、创业英雄长廊上学长学姐们的创新创业故事,专创融合必修课中的创新创业知识,给了他灵感,创新创业的种子在他心中萌芽。
与此同时,在汉源学生老乡会上,李金龙又认识了同样抱着创新创业想法的刘畅。刘畅虽然是女生,但是想法却很多、胆子也很大,同样是果农家庭出身的她,深知病虫害对果树的影响,而现在大多数果农仍然还在采用效率低下的人工喷水雾的方式进行虫害消杀,便想做一款机械化的植保机器。她的想法得到了李金龙的支持,两人一拍即合。
但第一盆“冷水”很快就浇了下来。上网一查,他们才发现市面上早就有了机械作业的植保方式,即植保无人机水雾作业、脉冲弥雾机。不过他们并没有灰心,两人又是查资料、又是实地做调研,发现植保水雾无人机仅适用于平坦地区作物的植保,而针对丘陵,高地的果树,水雾作业方式就出现了穿透力弱,施药方向固定,以及水雾颗粒过大等缺点,而脉冲弥雾机又存在点火难、噪音大、易堵塞的缺点,其高温和震动又会影响无人机安全。
初中毕业学幼师学几年
“如果能突破以上问题,研发一款更加智能高效的机器,肯定会更有成就感。”李金龙说。刘畅也开始学习看政策文件,做市场调研。她说:“乡村振兴,国家大力支持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我国又是农业大国,植保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这些无不激励着我们坚定信心,把想法变成实践。”于是,他们开始立项——非脉冲弥雾机研发。
实践中不断壮大队伍,持续改进产品
李金龙是计算机专业的,刘畅是空乘专业,可以说其专业与非脉冲弥雾机项目毫不相干。“幸运的是,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创业学院的肯定,为我们指派了专门的指导老师;协调擅长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材料工程的唐杰、钟子龙等同学加入团队,补充技术力量;邀请了刘尚明,周树强,龚国淑等技能大师和植保专家作为顾问……”刘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立项初期,学校对他们的支持。
成都创业学院是经成都市教育局、人社局、团市委联合发文,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对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对外服务社会创业青年。创业学院院长张丽娟说:“非脉冲弥雾机项目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中提出,又落脚破解果农植保效率的民生痛点,体现了学生们的创业敏锐度和社会责任心。他们的立项书,内容翔实、格式规范,足以见其认真踏实。”
只有一个男生的学校
在学校开设的SYB创业培训课程上,刘畅又认识了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集成电路开发与应用一等奖、光伏电子设计与实施二等奖的何锐与廖从萍。“他们可是学校的名人,主板设计、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大神’!”刘畅下定决心要拉他们“入伙”,但两人最开始因为要忙于各项竞赛,只答应做技术指导。
团队初成后,他们迅速投入到研发行动中。针对脉冲弥雾机要持续性点火以此达到循环燃烧目的的缺点,他们决定设计一次性点火持续燃烧的非脉冲弥雾机,并于2020年4月完成了第一代产品。但第一代非脉冲弥雾机只能手持,烟雾流量也较小,于是他们改进设计,于2020年11月完成可无人机搭载、烟管口径更大的第二代非脉冲迷雾机。
随后,何锐、廖从萍经不住刘畅三番五次地邀请,全身心加入团队中,同时创业学院又进一步协调了向虹洲、刘鑫庭、廖浩杰、罗豪、李海龙等具有控制程序编写、模型设计、无线通信—智能控制、市场营销、配药等技能和特长的学生加入。团队的技术、管理能力趋于完善,非脉冲弥雾机迎来突破性升级。
阳江市职业技术学校
创新三大核心技术,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广受好评
成都华西职业技术学校在哪
职业高中属于高中还是中专
“非脉冲弥雾机具有高效节能、无振无噪、一键点火、智能温控,以及分体设计的特点,创意独到,市场前景广阔。”在2021年10月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非脉冲迷雾机团队获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夺得职业赛道创意组金奖。
这正是2021年3月突破性升级后的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团队首先通过在控制盒上自主研发智能系统,实现了弥雾机一键启动、智能传感、智能温控等功能;其次在喷烟管中创造性运用了内空无氧加热技术,比脉冲式弥雾机节约一倍的燃料。此外,第三代非脉冲弥雾机还大胆采用分体式设计,相较一体式脉冲弥雾机,更能平衡无人机的左右载重,减少坠机事故。
在海南海口、云南西双版纳、成都温江等地进行产品验证和权威检测中,非脉冲弥雾机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相较于植保无人机喷洒200-300微米的水雾颗粒,其烟雾颗粒只有15微米,颗粒更小,穿透力更强。
学护理的专科
目前,非脉冲弥雾机已经投入市场。“我们的营销模式是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线上通过一些流媒体进行推广。线下通过户外广告投放,展会推广,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进行产品推广。”刘畅介绍说。2021年8月注册公司后,植保无人机经销商、飞防植保大队、农机经销商等商业合作接踵而来,营业额已达到100余万元人民币,同时还签约了60万元的意向订单。
创新创业实践开启人生无限可能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地址在哪里
“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到还能注册公司,就是想好好利用课余时间和创新创业知识,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成功了,至少能改变家里的植保作业效率。”刘畅说,“我从心底里感激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从小就有许多奇思妙想,是学校的资源和平台汇聚起一帮可靠的小伙伴,第一次把想法变成了现实。”她表示,这次成功的创新创业实践让她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能力,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为今后的人生趟出了一条新路,“我们要在科技助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刘畅的同班同学兼室友覃怡对理财很有兴趣,从团队成立之初就加入其中,从事财务管理。“期间我自学了很多管理学、会计学知识,现在正在准备考取相关证书。”她说,“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让我受益无穷。”
四川幼儿专科学校
“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不仅能锤炼学生专业技能,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团队指导教师郑应松说,“不管实践成功与否,学生们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沟通交流、积累了经验,为开启更多的人生可能打下了基础。”
廖从萍说:“我以前不爱说话,参加技能竞赛也只需要埋头搞技术,加入创业团队后,路演、答辩给了我很多练习表达能力的机会。”何瑞也表示,非脉冲弥雾机用于植保作业,大家得对农业知识有所了解,除了邀请专家,自己也得看书学习。“现在提起农作物植保,大家都讲得头头是道。”(记者 钟兴茂)
最新文章
2022第二届全国蜀学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
北京市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特别教育高质量发展——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学院:强化“五项”措施,不断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多措并举做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工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
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时间——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三全”并举,抓好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
![](https://tu.058ss.cn/2022/08-04/d5a4860e2b32b64dfc95388462b29707.jpg)
热门文章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948号建议的答复——《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834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2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
西华大学博士点建设——院士领衔,西华大学新成立一中心一基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078号(教育事业类4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曝光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读后感)
教师队伍发生格局性变化: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1144.2万人次——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人数
教育部:“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今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8.4万余名)
![](https://tu.058ss.cn/2022/08-04/f648bb5f7dabf77471b97b34d7f02f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