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古地理研究室教工党支部“四融四塑”促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2022-05-02 23:34:13文/今年10月25日,成都理工大学古地理研究室教工党支部组织党员看望了沉积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听老先生聊精彩的学习科研经历。这是该支部组织开展的系列“向学院前辈学习致敬”活动之一,旨在充分发挥沉积院老前辈的榜样作用。
成都市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古地理研究室的老一辈是我国沉积古地理领域的奠基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沉积古地理不仅成为成都理工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更持续引领我国应用古地理研究的学科前沿。近年来,面对国内外的学科竞争以及学校“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如何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为此,研究室教工党支部围绕“党建+”这一课题,探索实行“四融四塑”工作法,使学科文化传承、人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四个重点业务工作与支部党建相融互促。
党建+文化传承,塑造浓郁思想文化氛围
宁波航空专业
支部坚持抓好党员思想建设,将营造浓郁的思想文化氛围视为支部活动的魂,积极开展思想文化建设工作。
传承民族自信文化。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开展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典型案例学习,让每个党员认识到当前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前景以及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组织支部党员前往遵义追寻红色印记,将科学文化自信根植人心。汲取学科攀登精神。支部将挖掘、学习和传承学科自身的文化精神当作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党员观看电影《攀登者》,学习成理人用血肉铸造的校园攀登精神;将党史学习与学科史学习有机结合。
党建+人才建设,塑造团结向上的教研团队
初中学历男生学什么好
支部深入贯彻学校人才强校2.0行动计划,将落实好学校人才引育过程中的基础对接服务放在研究室学科建设工作的首位。每位党员合力打好人才引进“三张牌”,即优势学科文化宣传吸引人的“文化牌”、真诚温暖贴心相待感动人的“感情牌”、助力人才成长发展留住人的“政策牌”。
同时,细致地为人才事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支部积极为人才的科学事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对新进人才,第一时间解答他们在环境适应、项目申请、职称评审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让人才留得住。
党建+科学研究,塑造勇于探索的创新生态
护理专业毕业生简历
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是研究室的主体工作,支部活动时刻离不开科研创新这一主题。研究室在领军科学家的带领下,充分研究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确定了信息大数据与沉积古地理交叉的未来数字古地理发展方向,在人才引进、团队组建和科研导向方面都围绕这一学科定位进行布局。
支部还在学院安排部署下,带头组织多名骨干老师联动本学院、学校科发院、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交叉学科的平台建设,联合成功申请自然资源部深时地理环境重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职业学院学什么技术
党建+社会服务,塑造服务国家需求的家国情怀
支部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瞄准国家油气战略需求,将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勘探作为沉积古地理研究的重要面向,与油田公司开展应用合作研究,有效服务国家油气勘探需求。
大专成人
支部还将高层次人才培养定为研究室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质量建设工作。积极按照学校和学院要求组织培养方案调整等工作,开展“沉积岩石学”四川省一流课程建设,率先推进“地学大数据挖掘及应用”等课程建设。
最新文章
2022第二届全国蜀学论坛在西华大学举行
北京市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推动特别教育高质量发展——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学院:强化“五项”措施,不断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学院:多措并举做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工作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
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时间——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举行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三全”并举,抓好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

热门文章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948号建议的答复——《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834号建议的答复》
教育部: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2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
西华大学博士点建设——院士领衔,西华大学新成立一中心一基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078号(教育事业类412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曝光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读后感)
教师队伍发生格局性变化: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1144.2万人次——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人数
教育部:“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今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8.4万余名)
